不知不觉到了除夕夜,陶家其乐融融,共享团圆饭。杜歌雨一改往日吝啬作风,给每个人发了红包。两个儿媳白氏和苏氏也没被落下,心中欢喜不已。“娘,村里今晚有戏班子来唱大戏,您去不去?”陶明礼兴致勃勃地问道。杜歌雨摇头婉拒,却鼓励他们去看。她主动提出帮苏氏照看小女儿。苏氏受宠若惊,犹豫再三才答应。陶明礼看着妻子,内心五味杂陈。曾经的新鲜感早已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失望。两个女儿接连出生,更是加深了他的不满。如今娘亲态度大变,他也只得收敛脾气。“走吧,早去早回。”陶明礼淡淡地说道。苏氏如释重负,喜笑颜开地跟上丈夫的脚步。白氏和陶明义携手同行,怀中抱着儿子。“相公,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看戏吗?”白氏满怀柔情地问道。陶明义微笑着回忆起当年的荒唐事。那时他们偷偷相会,险些惹来杀身之祸。白氏忍俊不禁,“谁让你那时口无遮拦,活该挨打!”陶明义看着娇妻的明媚笑靥,心中突然燃起一团火。奈何儿子在旁,他只得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思。恰好遇到陶明志和陶小桃,陶明义灵机一动。“阿志,小桃,大哥我有些不适,能否帮忙照看孩子?”陶明义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。陶明志虽觉蹊跷,却也不便拒绝。白氏关切地询问丈夫的病情。陶明义神秘一笑,拉着妻子匆匆离去。白氏很快明白丈夫的用意,羞涩中带着几分期待。陶明志抱着侄子,目送大哥大嫂远去的背影。他不禁想起自己与秀莲的情愫,心中愈发坚定。总有一天,他也要像大哥这般,与心爱之人携手共度人生。戏台上锣鼓喧天,台下人头攒动。陶明志寻了个空位坐下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搜寻着某个身影。忽然,他看到了那抹熟悉的倩影。陈秀莲正和几个女伴说笑,明眸皓齿,楚楚动人。陶明志心跳加速,鼓起勇气想要上前搭话。就在这时,一个高大的身影挡在了他的面前。“秀莲,我给你买了糖葫芦。”来人温柔地说道。陶明志定睛一看,竟是村里有名的才子王明远。陈秀莲微微一笑,接过糖葫芦,“多谢明远哥。”陶明志如遭雷击,心中翻江倒海。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心心念念的姑娘,竟与别人眉来眼去。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,他恨不得冲上去质问秀莲。可转念一想,自己与秀莲还没有明确关系,又有什么立场去责问?陶明志强忍着心中的酸楚,默默转身离去。戏台上依旧热闹非凡,可他的心却如坠冰窟。回家的路上,陶明志心不在焉,险些摔倒。陶小桃见状,关切地问道:“三哥,你怎么了?”陶明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“没事,可能是有些累了。”他不想让妹妹担心,更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窘境。回到家中,陶明志借口身体不适,早早就寝。躺在床上,他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秀莲的笑颜、王明远的身影,不断在脑海中交织。次日清晨,陶明志起得比往常早。“三哥,你怎么起这么早?”陶小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陶明志转身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“没什么,就是睡不着。”陶小桃狐疑地看着哥哥,欲言又止。她察觉到陶明志的异常,却不知该如何开口。就在这时,杜歌雨的声音打破了沉默,“阿志,你来帮娘个忙。”陶明志如蒙大赦,匆匆跟着母亲走进屋内。杜歌雨递给他一叠纸张,“这是娘写的新话本,你帮娘誊抄一遍。”他开始专注地抄写,暂时将昨晚的烦恼抛诸脑后。杜歌雨看着儿子的变化,知道陶明志心里藏着事,却不知该如何开导。终于,在晚上陶明志忍不住向母亲倾诉了心中的困惑。杜歌雨静静地听完,轻叹一声,“阿志,感情的事不能强求。或许这次的挫折是老天给你的考验,你要学会放下。”陶明志抬起头,眼中还带着些许迷茫:“娘,哪里还有比秀莲更好的姑娘?”杜歌雨嘴角微扬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你说呢?咱们村里,难道就只有陈秀莲一个姑娘吗?”陶明志皱眉思索片刻,突然抬头道:“娘!我想娶个识字的!”杜歌雨愣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好,娘给你找个知书达礼的。”“这是您说的,可别反悔!”杜歌雨点头,“去睡吧,新年就高兴点。”陶明志转身离去,杜歌雨长舒一口气。村里读过书的姑娘,也就罗书周的女儿罗依依了。杜歌雨回想起罗书周这些年的帮助,心中有了计较。只是,她还需要慢慢筹划,不能操之过急。第二天,陶家人齐聚一堂包饺子。屋内充满了欢声笑语。杜歌雨一边包着饺子,一边笑着说:“今天多包些,我去村里转转。”白氏犹豫了一下,小心翼翼地问:“娘,明天我能回娘家看看吗?”杜歌雨抬头看了她一眼,爽快答应:“当然!带些饺子,再带一只鸡,我和阿义带翰儿陪你去。”白氏惊喜交加,连连道谢。她没想到婆婆会这么痛快地答应,还要亲自陪同。杜歌雨解释道:“以前家里穷,怕你们丢脸,现在不同了。我们日子已经开始好了,不用再担心这些。”她又转向苏氏,目光柔和:“秀秀,明天我们也去苏家看看?”苏氏抬头,眼中满是犹豫和不安。杜歌雨看出她的心思,轻声道:“带些东西回去,他们会高兴的。”苏氏眼中泛起泪光,轻轻点头。她心中涌起一丝暖意,感受到了婆婆的善意。杜歌雨环视一圈,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。春节一过,就要开工盖房子了。她得多结交些村里人,到时好找人帮忙。白氏的三个哥哥都是勤快人,叫他们来帮忙,给些红包,既能办事又能让白氏体面。